新闻
族谱
地方志
古籍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首页 苏氏文化 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

云南大理苏氏宗祠(普济寺)

2023-03-02
苏氏宗祠(俗称普济寺),系陕西陇右人苏隆、字子昌,号恭,元代中统间进士,大德元年(1297年)任大理路知事,延至七代孙苏兆民,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特授镇江知府正堂,告老回乡后建盖的祠堂。此祠堂坐落在下关文庙之下,占地约三亩,进大门有一棵百年古榕树,为宗祠增盛。进二门右边立有明代古石碑三块,是苏兆民为母亲生前讨封,王旨封“知命之宝”夫人,死后封“制诰之宝”夫人(详见碑文)。西面隆起的古代建筑殿堂,气势磅礴,天井内种植柏树花木,两边厢房及院内花棚下石桌凳是供游客小憩娱乐席地,全院内有历史文化遗物,及古朴清幽景观,以往游客至此,大有智者稽古,仁者游乐各得其所之感。清代曾在院内北厢房开设私塾,龙尾古城清进士段世奕归隐时在此教书育人,私塾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才停办,最后一位老师是苏朝育,此地为栽培人才作出过贡献。...

车陂苏氏宗祠(高地苏)

2023-03-01
苏氏祖先为宋朝人士苏宗,外族入侵时,南迁广州,先到增城,后迁至车陂村居住。3代后,其后裔苏文聪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由增城迁到车陂定居,第十代先祖鹿泉公为人善于理财持家,于宗祠制定奖惩条例,告诫后代子孙勤俭持家,为后代子孙之祖训。至今已定居车陂数百年,历经30代。建有鹿泉苏公祠。鹿泉苏公祠(苏氏宗祠)位于车陂高地大街,建于明朝万历43年(1615年),三进两廊两天井。该祠堂是为纪念鹿泉祖而兴建的。1949年无偿提供给国家作为广州市十八中教师及学生宿舍,至90年代初期。第三次重修后,为苏氏族及村里老人活动中心。“高地苏、武功苏、隆兴苏”三个姓氏社团,属于三苏兄弟的后代,大家称为车陂“三苏公”。...

车陂苏氏宗祠(隆兴苏)

2023-02-28
车陂隆兴苏氏始祖苏东坡之三子苏过之曾孙苏茂才,号隆兴,时任南宋宣义郎,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随南宋皇室南渡至广州,再迁居番禺永泰乡(今车陂乡)。定居车陂已有近800年,至今23代。隆兴苏公祠是为纪念始祖隆兴而建的。祠堂先后兴建三次。第一次,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先建在清溪之南社;第二次祖祠重建,在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建在双社西闸外,三进祠堂,祠前有几对花岗石旗杆夹,是该族十七代传孙苏威,号宗洵,在清朝同治年间考中举人所得的荣誉;第三次,祖祠重建于1923年。...

车陂苏氏宗祠

2023-02-27
车陂苏氏有三,其一祖先为北宋名士苏东坡之后,原籍四川眉山。车陂苏氏始祖为苏绍箕,苏东坡次子苏迨之子,因怕苏轼政敌迫害,苏绍箕出生后随家人迁移至广东南雄珠玑巷。苏绍箕长大成人,为人英伟聪慧,步入仕途后八次升迁,官至太尉。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苏绍箕辞官回南雄珠玑巷,随后南下广州,以苏晴川之名购地置产,为子孙安居之业。至第三代孙苏福胙、苏寿孙,迁居车陂定居,至今27代。建有晴川苏公祠。晴川苏公祠位于车陂祠前大街2号,建于明朝宪宗成化年间。大门贴有对联:“武功伟业参天地,眉山翰墨贯古今。”祠堂结构为三进两廊。祠堂历经了四次修缮:第一次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700年);第二次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重新收回祠堂后,筹款进行了局部修缮;第四次则在2013年。虽修缮了几次,但苏公祠的总体格局和建筑风格,基本都保持着初建的原貌。...

苏氏宗祠:东坑镇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9
祠堂始建于始建明朝(1368—1644)末年,坐西北向东南,为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结构,面阔11.7米,进深30米,中轴线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上横额刻有“苏氏宗祠”,大门楹联“金莲世泽,玉局家声”。中进大堂横匾“爱著堂”,是纪念立村创始人讳爱可仁公。后进是神牌座位及拜堂,按原样东坡公两父子座在正中,左右陈列两个灯笼,写上“朝议大夫”四个字,是纪念东坡父子的官职。两个天井、三进十五步级及门口全用福建安溪红岩石砌上。祠堂左侧为宗祠笠同,为三进,戴上三顶东坡巾,长30米,宽5.35米,面积160.5平方米。宗祠二进及笠同中厅摘录晚香堂“苏贴”及学书范本苏书和中国古代画家辞典苏轼画,用山西黑石刻上苏轼手迹书、画、词、章。其中,苏轼书有醉翁亭记、腾王阁诗序、养生论、花蕊夫人宫词共2731字,苏轼赋有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赤壁怀古、过南华寺、妙高台、黄州寒食诗、寓居合江楼等十六篇,苏轼画七幅,......

​广东南雄市珠玑古巷苏氏宗祠

2022-12-06
广东南雄市珠玑古巷,也是中国历史上由中原向南方大迁移的重要集散地,有“岭南文化的摇篮”之誉。世界上许多粤籍人都知道自己祖先来自珠玑巷,视之为发祥地,不少家谱有此记载。据调查,由珠玑巷南迁的后裔达5000多万人。1995年成立了世界性的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众多姓氏在珠玑巷建有宗祠。苏氏宗祠于1995年重建,2002年成立了广东南雄珠玑巷苏氏联谊会。...

兖州苏氏祠堂

2022-12-01
苏氏祠堂建于1598年,位于小孟镇苏湖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前几年,山东济宁兖州区小孟镇苏户村两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秉承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乡村记忆”的理念,通过各方渠道,在最大程度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对苏氏祠堂进行了保护性修缮。现在的苏氏祠堂,美轮美奂,甚为壮观。堂内供桌端放“苏氏始祖之神位”,正墙上挂有“苏氏堂谱”,两旁楹联:“祖德功绩昭百世,子孙英明耿千秋”;供桌两旁大红立柱上书:“祠建三楹东临流水,堂高数仞南对嵫山”。带有福字的大红灯笼高挂两柱内侧,为苏氏族人乞求福祥;祠门内框上的楹联:“先祖是皇礼乐百年留手泽,孝孙有庆诗书千载绍嵋山”,横批为“苏氏宗祠”。苏氏祠堂...

潮州鹤陇苏氏大宗祠

2022-10-24
鹤陇自然村位于粤东莲花山余脉南麓,潮州市中心城区西边十二公里处,古俗称后陇。是昔年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安区)大和都治所在地。仅以解放前为例,潮安县归仁都、大和都一度合并为大和乡,乡公所就设在后陇。当时后陇管辖包括今潮安区凤塘、古巷两个镇近百个村。后来也曾是政社合一的“鹤陇公社”的所在地。公社辖区除后陇外,还包括其他杂姓乡村20多个。古时为十三姓氏聚居,苏姓为其中之一。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成为潮州府辖地最大的苏氏聚居地,该自然村分为东和、西和、盛户、新和及和安5个行政村。当代后陇苏姓约二万人,刘、邢二姓总共约八九百人。后陇苏氏“大宗祠”、“小宗祠”及“巨川公祠”,形成三壁联祠堂,其中以“大宗祠”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历史最久。大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三山门三进二天井式,坐西朝东。深44米,宽16.1米。牌匾“大宗祠”三字,为明代海阳知县钱梦松所写,不加姓氏,可见当年家族在当地之显。潮州精美木雕装饰......

三苏故里

2021-08-26
三苏故里苏氏渊源苏味道苏轼苏洵苏辙 三苏故里 栾城县是个古老文明的县份,春秋时因晋国大夫、中军主帅栾书食邑而得名。从汉末到唐初,栾城大地居住着一个大家族——赵郡苏氏家族。到...

易学与苏州耦园布局

2021-08-26
“师法自然”是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的最高境界。拙政园是依据原来地形,“稍加浚治,环以林木”(文征明:《王氏拙政园记》)而建成的。留园中部,土阜之上建“闻木樨香轩”,上下回廊依势而建,起落跌宕,坡度陡峭不设踏步。古代大户官僚住宅,必坐北朝南,苏州私家园林,所建园门却是因地制宜、随势定向,并非一律朝南。在大家熟知的名园中如沧...

苏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苏氏族谱
苏氏族谱
苏门家谱
苏门家谱抄续前言 苏门家谱从苏福老祖宗到现在历经六百多年,由苏门居代,辈辈接续传承至今,使本门后代能知过去祖宗之伦次。 苏福第十七代、 第十八代多位长裴倡鼓励下,由苏福第十九代孙西院苏德仁报理补续。第二十代孙西院苏国荣抄写,并经第十九代孙西院苏振文等和第二十代孙西院佐富等人的反复校对后定版。希苏门后世子孙永远铭记本门伦次不失人伦之理,本次重抄是再祖遗家谱基础上按原样接续, 只是把原潜中的繁体字,部分不清的字、错别字,反复对照,改写成现代通用简休字, 把原谱中的文言、半文言和不通诵的、 重复的话可改写成现代通俗易懂的白话句,在抄写过程中如有疏漏之处, 望大家体谅为盼。望苏门后世子孙承前启后, 水不失传! 苏福第十七代孙南院苏运昌出资赞助壹佰元: 第十九代孙西院苏德仁出资赞助伍拾元: 第十九代孙西院苏振文出资赞助伍拾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 公历二O一-年冬月 农历
浏览:0
页数:1
苏氏族谱 : 苏老庄支系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苏氏修谱委员会, 2008年. 全1册(约335页) : 插图, 世系表, 彩色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太祖(一世) : 苏公. 名讳失考. 自淮宁徙商水. 之下第二代, 及第四代名讳皆失考. 派祖(3世) : 苏文魁 ; 苏文焕 ; 苏文炳(迁苏坡) ; 苏文灿(居苏王堂) ; 苏文章(外出失考). 文魁, 文焕两公留居苏老庄, 苏庄. 苏老庄12世祖 : 苏同文(下有三子 : 苏克光 ; 苏克昌 ; 苏克亮) ; 苏同敬(下有一子 : 苏克礼) ; 苏同公(下有二子 : 苏克坤 ; 苏克登) ; 苏同贤(下有三子 : 苏克善 ; 苏克动 ; 苏克选)...等. 苏庄支下支祖 : 苏清荣 ; 苏清彦 ; 苏清超...等. 不确定为第几世. 苏坡支12世祖 : 苏万全 ; 苏万山 ; 苏万顺...等. 字派(5至14世) : 子钦国(长)永(景)林 宗世(体,多,成)万(学,东,同)云(光,克)殿(振). 增派(15世起) : 洪德方立本 家可久继传 仁明来照孟 保全兴中天 秉承尊爱敬 和谐谋发展. 散居地 : 河南省商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页数:170
苏氏族谱 _ 苏老庄支系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苏氏修谱委员会, 2008年. 全1册(约335页) : 插图, 世系表, 彩色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太祖(一世) : 苏公. 名讳失考. 自淮宁徙商水. 之下第二代, 及第四代名讳皆失考. 派祖(3世) : 苏文魁 ; 苏文焕 ; 苏文炳(迁苏坡) ; 苏文灿(居苏王堂) ; 苏文章(外出失考). 文魁, 文焕两公留居苏老庄, 苏庄. 苏老庄12世祖 : 苏同文(下有三子 : 苏克光 ; 苏克昌 ; 苏克亮) ; 苏同敬(下有一子 : 苏克礼) ; 苏同公(下有二子 : 苏克坤 ; 苏克登) ; 苏同贤(下有三子 : 苏克善 ; 苏克动 ; 苏克选)...等. 苏庄支下支祖 : 苏清荣 ; 苏清彦 ; 苏清超...等. 不确定为第几世. 苏坡支12世祖 : 苏万全 ; 苏万山 ; 苏万顺...等. 字派(5至14世) : 子钦国(长)永(景)林 宗世(体,多,成)万(学,东,同)云(光,克)殿(振). 增派(15世起) : 洪德方立本 家可久继传 仁明来照孟 保全兴中天 秉承尊爱敬 和谐谋发展. 散居地 : 河南省商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页数:170
苏氏族谱
浏览:0
页数:0
苏氏族谱
浏览:0
页数:0
苏氏族谱
浏览:0
页数:0
已有610氏族人使用族谱网寻根
族谱网收录32万册族谱 大数据助您寻根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 《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下载族谱APP
    置顶